2022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内江六中选派了由学校3名中层干部和3名专任教师组成的“3+3”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奔赴通江二中,开始了“组团式”教育帮扶。帮扶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帮扶团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极为通江二中“问诊把脉”,实施“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帮扶策略,提升通江二中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组织引领,推动帮扶管理到位
始终把“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组团式”帮扶工作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两校各部门“组团式”帮扶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组团式”帮扶工作座谈会4次,及时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制定“组团式”帮扶目标和责任清章,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帮扶体系,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建立线上线下教研平台,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和信息化建设,把通江二中建成“品牌初中、特色高中”。
内江市教育局局长鲁英杰、内江六中党委书记唐昭强到通江二中调研
内江市教育局工会主席唐荣、内江六中党委副书记邓盛刚到通江二中调研
二、建章立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管理干部积极融入相应科室,迅速开展工作,积极献言献策,把内江六中的学校管理经
验带到通江二中,修订了《通江二中教学教研常规》、《通江二中教学常规考核细则》、《通江二中初中毕业班工作目标考核方案》、《高考奖励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巡堂制度》、《教学视导制度》、《通江二中班主任工作常规》等十余项制度。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三、校际交流,共建“造血”交流平台
两校根据“帮扶协议”,组织通江二中中层干部、年级主任等10人,到内江六中进行为期10天的跟岗学习,提升干部的管理能力;通江二中派出两名中层干部到内江六中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岗培训,为二中培养后备干部;内江六中承接通江二中校级、中层、年级干部、艺体教师12人到六中进行调研交流,开拓管理干部的视野。
通江二中部分干部教师赴内江六中进行跟岗学习
四、教学示范,促进优良教风形成
帮扶团队把内江六中的“学启思”教学法带到二中,团队六名教师分别在高中和初中部
分年级任课,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课教案、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耐心做好每一次个别辅导、细心做好每一次作业批改,树立起好的教学榜样,起到了好的教学示范,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周向明老师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他积极主动和学生交朋友,迅速摸清学情,制定了“降难度、树信心、提兴趣、重练习”的教学策略,耐心细致的鼓励每一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练习,用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激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学习,大多数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做他安排的练习,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陈占波老师任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他用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学工作中,用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二分科时都选择了“地理”。青年才俊叶森老师任高中语文教学,他用风趣幽默的风格吸引学生,用广博精深的学识引领学生,成了深受学生喜欢的“大哥哥”!
帮扶干部周向明、陈占波、帮扶教师叶森授示范课
五、教研共进,提升教师研修能力
帮扶团队每学期和二中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名指导教师分别上教研示范课3节;学科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别上教学研究课4节。帮扶干部举办通江二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讲座2次;帮扶团队“一帮一”师徒结对6对,师徒之间相互听评课课、跟岗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邀请结对徒弟向倩老师加入了四川省付顶斌名师工作室陈占波工作站。
“组团式”帮扶报告会
备课组集体教学研讨活动掠影
六、互联网+,搭建深度融合平台
利用四川“云教直播”远端网络教学平台,把通江二中加入内江六中的“云教直播”接收端学校,把六中课堂同步直播到二中的课堂,扩大帮扶面。建立两校各学段网络备课组微信群,把六中集体教研同步直播到二中备课组,实现线上同步教研。建立教师“1+1”互帮结对平台,让二中每位教师和六中同学段同学科教师结对子,利用微信、QQ教研交流。
下一步,两校将继续交流合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内江六中教育教学教研的领航作用,将“组团式”帮扶工作走实走深,推动通江二中的各项工作越做越好,为通江教育奉献力量,向通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文供稿:周向明 审核:张应